2019年3月23日,深圳海归博士协会(筹)前期工作小组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能源大楼403会议室召开了筹备工作会议,张瑞锋博士后、丁一博士、秦显营博士后、胡国庆博士后、侯宇航博士后、徐伦博士后、王树宾博士后、刘逸然博士、郑磊博士、张锐博士后、闫丹博士后、张哲旭博士后、许超博士后、钟伦超博士后、杨跃彬博士等16位海归博士(后)出席了会议。
会议讨论了协会的简介、宗旨和主要业务范围等内容。重点讨论了协会的组织架构,协会的组织架构将从务实高效的出发点出发,以打造百年金字品牌和全球影响力为着眼点,在具体工作中以注重内容而非形式主义为落脚点,进而组织架构的扁平化顶层设计,不能搞成立协会一个封官一批,通过实际工作中遴选一批能够甘于奉献、不计得失,勇于担当、注重实干的协会骨干力量,特别在关键岗位上要做到宁缺勿滥。在内设机构中拟设置会员拓展部、科技项目部、成果转化部、海外联络部、金融财务部、文体健康部、公共关系部;在分支机构中拟设置资本委员会、专业委员会、科创委员会和产业委员会。会上还讨论了理事会成员名单、从业人员名单及审议提供给民政局注册的相关材料。会上同步收集了会员登记表纸质材料。会后,参观考察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生院的先进制造学部超精密加工实验室、能源与环境学部材料与器件检测中心平台。
深圳海归博士协会(筹)在筹建过程中得到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,首期提交会员登记表的人数已超过50人,已经获得了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免费办公场所。下一步将完成协会筹建的可行性报告,争取获得主管单位的协会筹建批文。协会注册成立后,将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展示深圳海归博士协会(筹)会员风采、项目成果,助力海归博士的专业技术成果转化,实现个人价值,为地方区域经济赋能。
图1 参与人员合照
图2 会议现场1
图3 会议现场2
图4 会议现场3
图5 会议现场4
图6 许超博士展示超精密加工技术成果
图7 许超博士展示超精密加工技术成果2
图8 与会人员在清华大学快乐食间聚餐
附《深圳海归博士协会会员登记名单》:
1 蔡比亚 德国科隆大学/中国地质大学
2 陈胜华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
3 褚维伟 清华-伯克利深圳学院
4 邓海琴 香港科技大学
5 邓豪 国防科技大学/清华大学
6 邓志红 华中科技大学
7 侯俊笛 香港城市大学
8 侯宇航 日本东北大学/南方科技大学
9 胡国庆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
10 黄锦涛 香港理工大学
11 姜晓谦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/美国伊诺伊大学香棕分校
12 金宇 柏林工业大学
13 雷丹妮 佐治亚理工/清华大学
14 李大川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
15 廖闻迪 湖南大学
16 刘超 南方科技大学
17 刘锦荣 香港大学
18 刘逸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
19 刘沅明 清华大学
20 刘泽阳 日本名古屋大学/深圳清华伯克利学院
21 马原 清华大学
22 麦伟聪 清华大学/中山大学
23 毛世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
24 钱麒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
25 秦显营 香港理工大学/香港科技大学
26 曲晓峰 香港理工大学/清华大学
27 冉爱华 清华大学/芬兰阿尔托大学
28 尚欣 清华大学
29 宋宇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
30 王敏庆 西北工业大学
31 王树宾 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/南方科技大学
32 王玉龙 密西根大学
33 吴佳妮 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
34 吴敏 香港科技大学
35 肖宁 中南大学
36 徐伦 东京大学
37 闫丹 英国莱斯特大学/清华-伯克利深圳学院
38 杨器 丹麦奥胡斯大学
39 杨琴 美国马里兰大学/清华大学
40 杨伟 清华大学
41 杨跃彬 香港科技大学
42 岳圣瀛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/美国加州大学
43 尹曼琳 日本金泽大学
44 尹晓光 清华大学
45 张海峰 清华大学
46 张劲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大学
47 张昆霭 香港理工大学/清华大学
48 张茂懋 英国巴斯大学/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
49 张锐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
50 张瑞锋 美国密歇根大学/清华大学/湖南大学
51 张哲旭 清华大学
52 赵军峰 清华大学
53 郑磊 南开大学/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
54 钟如意 比利时荷语天主教鲁汶大学/清华大学
55 左勇华 清华大学